运用骨科外固定支架的优缺点与适应证
(1)运用骨科外固定支架治疗的部分优点
运用骨科外固定支架被公认为治疗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优点:
1)能为骨折提供良好的固定而无需切开显露骨折部:经皮穿针外固定创伤小,失血极少,可迅速而容易将骨折固定,这在有紧急的胸腹或颅内伤等多发伤时尤为重要。采用外固定器稳定骨折,亦有利于减少失血和便于搬动患者做必要的检查或立即的手术,以控制威胁生命的有关损伤。
2)便于处理伤口而不干扰骨折复位固定:在需要保持开放的伤口,便于再清创,敷料更换及观察损伤的组织,也不妨碍中厚皮片、局部移位皮瓣、交腿皮瓣或带血管蒂复合组织的应用。外固定器因留有足够的空间,还便于逐渐准备创面,以供施行修复手术。
3)力学的多样性:现代的外固定器,可根据治疗需要对骨折断端间施加挤压力、牵伸力或中和力,固定后尚可进行必要的再调整,以矫正力线偏差。
4)固定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外固定器的几何构型与材料性能,但外固定器和骨组成复合系统后的稳定性可以调整,例如增加或减少连接杆和钢针数目,即可改变稳定性。在骨折初期用坚强固定,这对软组织愈合十分有益。骨折后期可改用弹性固定,以利骨折愈合与重建。
5)允许早期活动骨折上下的关节:稳定的固定骨折数日后,疼痛可消失。无痛性早期活动与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血循环,促进肿胀消退与防止肌肉萎缩,有促进骨折愈合和伤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6)骨外固定器特别适用于治疗感染性骨折与感染性骨折不连接。局部软组织不佳或瘢痕广泛的骨折不连接,骨外固定也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7)骨外固定器便于抬高肢体以利血液循环,可避免压迫肢体后侧组织,这在骨折合并肢体烧伤或皮肤广泛剥脱伤时尤为重要。
8)易于卸除,无需再次手术拆除固定物。
(2)骨外固定的缺点
骨外固定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也有它所固有的缺点。
1)和石膏与小夹板相比,外固定器治疗需要经皮穿放钢针,而穿针不仅要求技术,也要求对皮肤与针道护理。针孔处将遗留瘢痕,影响外观。
2)外固定器占有一定的空间且,比较笨重,不便于穿脱衣裤,患者可能因美学原因不愿接受这种治疗。
3)针道可能发生骨折,这主要发生在用粗钉穿骨固定的病例。
4)穿针需经过肌肉时,将影响肌肉收缩活动,使钢针平面下的关节活动受限。
5)外固定器不像金属内固定能长期放在骨上,钢针松动与针道感染有一定的发生率,针道一旦发生感染,则影响对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3)运用骨科外固定支架的适应证
运用山东君泰安德医疗骨科外固定支架不是治疗骨折的唯一方法,它的应用指征大都是相对的,应按疾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用。
1)四肢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有广泛软组织伤、伤口污染严重及难以彻底清创的开放性骨折。
2)感染性骨折:远离病灶处穿针固定,提供稳定固定,利于创口换药。
3)多发伤骨折:骨外固定器能为骨折伤肢迅速提供保护,既防止因延期骨折治疗造成的并发症,又便于威胁生命脏器伤的处理。
4)某些闭合性骨折:因骨折粉碎严重难以用其他方法稳定骨折端的骨干的骨折;近关节端粉碎性骨折,某些关节骨折与脱位。
5)需多次搬动(输送)和分期处理的战伤和某种批量伤员的骨折。
6)烧伤合并骨折:用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不但便于创面处理,将伤肢架空还可防止植皮区受压。
7)开放性骨盆骨折:骨外固定器可给予较好的固定,并能控制失血与疼痛。
8)断肢再植术及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需修复或重建,以及需用交腿皮瓣、肌皮瓣、游离带血管蒂肌皮瓣移植等修复性手术。
9)因种种原因不能手术治疗的不稳定骨折。
10)作为非坚强内固定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