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外固定支架进行骨重建的注意事项
(1)什么是骨外固定?
骨外固定(external fixation)是利用外固定架(器)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和固定的一种治疗手段。它经软组织将内植物(针或钉)穿过骨折的远、近段,然后再通过连杆和固定夹将裸露于皮肤外的内植物彼此连接起来,在骨折端起到加压、牵拉和中和作用以达到复位和固定骨折,重建骨骼并校正畸形的目的。
(2)什么叫骨重建?
通过手术并借助外科器械使创伤造成的肢体畸形、骨骼的缺损、感染……得到治疗的方法。
(3)骨重建有哪些特点?
需要进行骨重建的患者在来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治疗前已经接受过多次手术、付出较多医疗费用,其心理和肉体已经承受过许多创伤,病情重、治疗较为棘手。因此,骨重建是一种复杂的手术。具有危险性高、手术难度大、手术次数多、治疗费用高和治疗周期长等特点。家属需要注意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
(4)骨重建有哪些危险性?
除了具有麻醉意外、损伤血管、神经、术后感染和骨折不愈合等外科手术共有的危险以外,还具有新骨不形成、畸形、关节脱位、关节僵直、骨折或再骨折、外固定架针道感染、断针、外固定架失效、出现血栓和疼痛……危险。
(5)什么叫骨运输术?
骨运输是将位于骨缺损区近侧或远侧截断的一段骨块,在尽可能多地保护其骨膜的情况下依靠缓慢的牵拉跨过骨缺损区运送至另一端,而同时在截骨部通过骨痂牵拉的方式形成新骨(图-1)。
(图-1)骨运输
(6)什么叫短缩-延长术?
用肢体延长技术治疗复杂的急性骨与软组织缺损,即在清创术后使伤肢短缩,令骨端接触,然后二期在远离损伤的部位进行截骨术,通过牵拉成骨最终恢复肢体的长度。这种方法被称为短缩-延长术或接触延长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处理胫骨骨缺损达3cm以上的病例时,若立刻短缩肢体将骨端相接触会引起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并进而有发生肢体坏死的危险。因此,一定要逐步短缩肢体,并同时密切关注肢体的血液循环状况,如图-2。
(图-2)短缩-延长
(7)如何使用重建外固定架进行骨延长或短缩?
外固定架上配有一个螺栓旋转杆,具有延长和短缩的功能,简称为延长—短缩螺栓。螺栓的旋转端中间为内六角形,L形扳手插入其中可以旋转延长—短缩螺栓,使它延长或短缩。按所标记的箭头方向旋转螺栓,就可以使之延长;逆箭头方向旋转就可以使之短缩。
(8)截骨术后什么时间开始延长?
截骨手术后到开始进行骨延长的时间为10~15天。
(9)使用重建外固定架进行骨延长的频率和调整的时间?
每日顺箭头方向旋转一圈相当于延长1毫米(1mm)。每天绝不可以超过一圈,每天转一圈最少分为4次完成,决不可少于4次!每次延长不得超过1/4 圈(0.25mm)。否则会造成无法形成新骨!!!所以请患者以其家属一定加以高度重视。旋转的时间可以参考如下:
6 AM(早6点) 12AM(中午12点) 6PM(晚6点) 12PM(凌晨12点)
(10)旋转螺栓时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吗?
最初旋转螺栓时无需用力,随着延长长度的增加,转动扳手时需要稍加用力。
(11)延长过程中疼吗?
延长过程中有时会引起疼痛,一般发生在延长后1~2周之间和中晚期。可以口服一些止痛药。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将螺栓逆箭头方向拧1-2圈(缩短1~2mm),这样可以减轻疼痛,休息2~3天后继续按原计划延长。
(12)延长过程中一直保持每天1mm的速度吗?
延长的速度根据患者的年龄、截骨的部位、截骨区血运以及骨缺损的长度不同、延长过程中是否疼痛、有无继发畸形而决定。年轻、截骨区血运好、骨缺损<5cm、而且无不适主诉的患者可以保持每天1mm的速度,每天最少分4次,每次延长不得超过0.25mm。否则,要由医生决定。一般延长超过3cm后每周可以停止延长1~2天(每星期三和日)。超过5cm后如果发生疼痛等不适可以停止延长1周。对于年老、体弱患者,骨运输的速度要相应减缓,每日1/2~3/4(mm)圈。老龄且合并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长期吸烟的患者由于其成骨能力受限,因此不适于这种治疗方法。儿童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骨运输的速度要相应加快,以防止因再生骨提前坚实化而再次进行截骨术。总之,对每一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体化、严密观察并及时调整骨运输的速度。
(13)延长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功能锻炼?可以负重吗?
延长过程中每天必须经常做主动和/或被动功能锻炼!患肢未制动关节的活动度要尽量保持或者恢复到伤前水平。肌肉要经常进行收缩活动,以恢复肌肉力量、避免骨量丢失(骨质疏松)并防止肢体发生水肿和血栓。积极持双拐或在助行器的保护下早日进行患肢负重。一般术后初期负重量不超过30斤(15km)。最终由医生决定
(14)术后何时复查?
骨重建是一个复杂的治疗方法,过程较长。必须经常复查!术后初期每2~3周就必须复查一次。以后视病情的发展由医生决定复查的时间。
(15)外固定架怎样护理?
外固定架是骨重建成功的重要器械保证。复杂病情的患者有可能携带外固定架二年以上,因此,爱护外固定架和认真护理外固定架针道至关重要!!!!!。
外固定架针道护理分四期:术前;在手术室;术后在医院中;出院在家。
术前护理
当确定要使用外固定架时,要尽可能地向病人和其直接亲属提供咨询。解释清楚手术的特性。让患者接触已经携带有外固定架的患者并进行沟通、探讨可能会遇到的的问题。
术后护理
在病房里术后24~48小时入针处通常出血。每日更换渗湿的敷料直至出血停止,一名高年资的护士在针道清洁护理技术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避免使用抗菌性软膏、洗剂和喷剂。软膏经常导致皮肤过敏和不干燥。碘喷物制品导致针孔周围结成硬壳阻止组织液的自然排出。所有需要做的是只是用沾有无菌水的棉球(棉签)仔细、彻底地清理针周围的渗出物。术后头几日对于建立健康的针道非常重要。鼓励并要求患者自己清理针道。起初要在医护人员的督导下进行,直到确认患者已经能够胜任此项工作才可以让患者出院。告知患者一个棉球(签)只能清洁一处针道。毫无疑问地针杆和外固定架连杆也要保持清洁。
出院后护理
使固定针与其周围皮肤之间保持清洁能有效地减少针道感染,实践证明化学消毒液反而会增加针道感染率。各种消毒剂均不如普通的肥皂和清水有效。为此有英文作者用“KISS”(keepit simple with saline)一词以提醒其他医生注意尽可能减少对针道处皮肤的刺激。教会患者在家用从医院或药店购置的无菌棉签沾有凉白开水清理针道。教会所有患者认识潜在和已经发生了的针道感染,这样才能尽早开始治疗。固定针与其周围皮肤病界面间的过度活动有助于细菌在针道内滋生。为此,应该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直至固定针周围有纤维包裹。一旦针孔没有渗出物,可以不再使用敷料。当伤口愈合且无针道感染征象时,可让患者进行淋浴。
(16)怎样预测骨缺损的治疗时间?
骨愈合的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骨完全愈合的时间标准为骨延长所需时间的2~3倍。比如4cm长的骨缺损,需要40天的时间进行骨延长,而骨愈合及再生骨的坚实化需要的时间为80~120天,治疗的全过程则需用时间为120~160天。如果在治疗期间肢体发生感染或栓塞,治疗的时间还要进一步延长。
(17)骨段被运输(延长)到另一端后骨折就会愈合吗?
当被运输的骨段到达骨缺损的另一端时,其间常夹有纤维组织。单纯通过端-端加压的方式并不能使所有病例达到骨愈合的结果,此时应积极地施行手术治疗以促进骨愈合:切除骨折端之间的纤维组织;刮除骨端硬化的骨质;钻通髓腔;将骨端凿成“玫瑰花瓣状”,然后再进行自体骨植骨术。
(18)骨段被运输(延长)到另一端后,缺损的软组织怎样修复?
在骨段被运输(延长)的同时,其周围的软组织同样也一同被运输。对于合并有轻度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通常当骨缺损被运输的骨段充填后,创面也被运输来的软组织所覆盖,无须再另行皮瓣或植皮术覆盖创面。对于软组织缺损严重者,还需要额外进行软组织手术以消除创面。
山东君泰安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欢迎您进入公司网站公司产品:如您有需要随时联系
单边式【腕关节支架】【骨搬移支架】【踝关节支架】【肘关节支架】【骨延长支架等】
组合式【半环形支架】【史赛克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股骨近端架】【关节活动器】【骨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