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护理
    现如今进行骨科手术治疗首选的是外固定支架,通过经皮穿针和体外连接器将相邻骨段或肢体连接,并在骨折断端基本解剖复位后使其达到稳定固定。任何的手术之后都可能存在并发症,而合理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尽早的康复。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骨折都是突发性的,大多数的患者会担心自己能不能恢复好,这个时候护理人员的开导安慰是必不可少的,手术是必要的,外固定手术的有点也有详细的介绍,并加上一些成功案例让患者心安。

胫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

    2.1.2术前准备
    做好患者全身情况的检查和准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心、肺、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X线片。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
    2.1.3患肢的固定
    发生骨折之后,在搬运过程中应该做临时固定,一般会用到夹板或者是石膏托,不然骨折断端在搬运过程中会发生移动,进而会伤害到周边的血管和神经。
    2.1.4皮肤准备
    手术之前要对手术区域进行清理,包括毛发、污垢、细菌。如果没有做好术前清理,术后伤口非常容易感染,因此术前应该严格仔细的备皮以及清理皮肤。备皮范围为骨折部位上下超过2个关节,并向上下远侧延伸6cm。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平卧6h,禁食禁水6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大小便情况等。

上肢延长/搬移架外固定支架

    2.2.2体位保持
    患肢抬高位,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下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于腘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
    2.2.3患肢的观察
    术后早期应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是否有瘀血、肿胀,感觉运动功能及术区周围肿胀是否进行性加重,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妥善处理。本组病例术后患肢远端血供良好,感觉运动功能正常,无血管、神经损伤。
    2.2.4外固定支架有无松动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功能锻炼,因此患者的支架在术后一定要定时检查稳定牢固性,否则骨折部位容易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愈合。
    2.2.5预防针道感染

    由于外固定支架的螺针直接与体外相通,容易继发感染,所以应重视针孔护理。保持针道干燥是防止针眼感染的有效措施,所以应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时针眼处无菌敷料换药,用75%酒精滴针眼2次/d,并用消毒纱布覆盖,切忌用碘伏制剂清洁,因为碘会腐蚀金属。可用2cm~3cm敷料垫在支架与皮肤之间,防止针孔处皮肤与外固定支架接触。本组病例中有2例发生针眼处渗血,因发现及时,每天用无菌棉签擦拭针眼,用75%酒精滴针眼2次/d,针眼处换无菌敷料。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没有发生针眼感染。

桡骨关节外固定支架

    2.2.6功能锻炼
    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之后需要休息很长时间,这期间如果一直不活动,就会出现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那么功能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且能刺激骨折处的骨痂生长,利于骨折愈合。有利于护理人员必须鼓励和协助患者做肢体肌肉的主动伸屈锻炼,加强骨折远近端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
    2.2.7出院指导
    嘱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护外固定支架,防止外力碰撞,不能自动拆卸或松动固定支架的螺丝钉,以免引起支架松脱,导致骨折移动畸形;保持针孔周围皮肤清洁、干燥。